师长和旅长谁大

师长

师长对应的行政级别确实是地厅师级。也就是说,地委书记、地级市市长、省属各厅厅长、师长等都是同样级别的。但是由于军队升官比较容易,所以军官专业到地方以后是降两级使用的。也就是师长最多能当个县团级的干部。而且是不是实权干部(一把手)要看自身的关系。不是说师长专业一定就能当县长、县委书记的。

旅是由若干个营(或团)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集团军(军)。

目前在中国军队中旅为副师级,旅长和政委一般为大校军衔,资历章为四排,最上一排中间为红底单星(双星是正师级)。为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旅、炮兵旅、坦克旅、战术火箭旅、空降旅、海军陆战旅、舟桥旅等。

建国以前一般旅隶属于师。建国后空军中一般是以旅为单位,其他军事单位由师和旅混合编成。但随着军事改革的发展,旅将逐步取代师级单位。目前,旅为副师级,一般是由大校担任旅长。但就兵力来讲,旅比师一般要少部分团的兵力。一般一个陆军步兵旅的人数在3000到9000人之间,每个兵种的旅人数不一,兵种内部视任务不同,所编制的兵员也不同。

国军早期有少将军衔的团长,如金佛庄、杜聿明。每个团原来约一千多人加强团可达3000人。上级为师长(或旅长) 下级为营长。在解放军中,和团长平级的是团政委,政委有副署命令的权力,只有团长署名未经政委副署的命令无效,由此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这个制度是在古田会议建立的。在团级部队有团党委,党委书记是政委,团长是副书记。在人事任免方面,政委居于主导地位,团长则负责军事工作。团长一般配备警卫员。

在军队中团营编制有三营制、四营制。分别是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或三个步兵营加一个炮兵营。少数团队也有五营制编制的。

旅长是副师级干部,一般是两杠四星即大校级别来担任,不过也有两杠三星的上校担任的,因为部队的军衔和职务不一定相配(严格来说部队军衔和职务按军龄资历计算)。职务是定作战方案和下命令。后来由央军委恢复部分部队旅级建制。

中国最早出现现在概念的旅,是从20世纪初清末北洋新军开始。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了挽救其垂危的政权,决定创办新军。新军采用了西方军制,1军设2镇,1镇辖2协,这个“协”就相当于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