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属于哪个市

益阳市

安化县,湖南省益阳市辖县,位于资江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常德、桃源相连。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化县常住人口为780969人。

安化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积第三大的县,山地面积达82%,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有林地面积536万亩,森林覆盖率76.51%。2013年,安化辖5个乡、18个镇。

安化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章惇始开梅山置县。安化还是中国名茶黑茶的故乡,是湖南茶马古道的起点。

安化是湖南有名的有色金属大县,水能资源大县,林业资源大县,茶叶生产大县,药材产业大县,先后获得“中国厚朴之乡”、“羽毛球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最美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等称号。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安化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2019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化县等13个县市区脱贫摘帽的批复。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2020年,安化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安化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位置境域

安化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常德、桃源相连。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积第三大的县。

地形地貌

安化在雪峰山北段主干带,地形地貌多样,地势从西向东倾斜,西部高峰九龙池,海拔1622米,东部善溪口,海拔57米,相对高差1565米。境内群山起伏,岭谷相间,有较大的山脉29支,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57座,属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共有山地面积4052.5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81.9%;山岗地面积有546.9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11.1%;岗地面积134.0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2.5%,平地面积139.7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2.8%,其余为水面。

地质土壤

安化县大地构造处于雪峰山孤形构造北端向东偏移部位,邻近祁阳弧北段,北为扬子陆块的雪峰弧形隆起带,南为华夏陆块的湘中凹陷区,呈“一横二纵”构架,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地、丘陵、岗地犬牙交错。成土母质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其次为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风化物亦有少量分布。土壤类型比较齐全,土质粘沙适度,多主弱酸性,养分含量较丰富。

气候

安化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暖湿多雨,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区域内年平均日照时数1376.1小时,太阳辐射总量97.16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气温16.2℃,历年最高气温为42℃,最低气温为-11℃。区域内年降雨量在986毫米-244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22mm,在年内及年际间分布都很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3~7月,占全年的52.5%,其中以5月份最多,占全年的16%,最大年降雨量为最小年降雨量两倍以上。

水文

安化县境内水系十分发达,溪河纵横交错,分属资水、湘江、沅水三大水系,以资水水系为主,其流域面积为4850.6平方km,占全县总面积的97.99%;属湘江流域的90.35平方km;属沅江流域的9.3平方km。县内集雨面积大于10平方km或干流长度大于5km的河流有163条(其中一级支流45条,二级支流83条,三级支流35条),有洢溪、洋溪、善溪、沂溪、麻溪、渠江等9条资江一级支流的流域面积均超过200平方km。资江由平口镇入境,流经马路、东坪、小淹等16个乡镇,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干流长度在县境内长120km,资江干流上因柘溪水电站建设形成大型水库一座,库容量30.2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