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指的是谁

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东汉末年人士,三国时曹魏权臣、谋略家、政治家,西晋王朝的主要奠基人。司马懿最初被曹操强制做官,他懂隐忍,一直用心做事,骗取曹操的信任,一直等到曹操死后才崭露头角,然后作为统帅抵御诸葛亮的蜀汉北伐军,之后更是被曹丕托孤,成为辅佐大臣,结果曹魏政权就这么一步步的掌握在司马家族手里。

司马懿不仅是谋略家,还是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掌权后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并且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使得诸葛亮病逝行军途中,还曾远征平定辽东。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16年后的267年,其孙司马炎称帝后,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所以司马懿可以说是西晋的主要奠基人。

西晋

西晋(265年—31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据现代学者推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恢复至3500万人,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

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

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