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最著名的劝善书是哪部?

道教最著名的劝善书是哪部?

道教最著名的劝善书是哪部?

是《太上感应篇》。该书撰于北宋时,全篇共1274字,是 道教修真者阐述太上之宗旨及其实践的重要著作,对晋代之前的 许多散失的道教著作均加以概括,也对道教要求之戒阐述极为详 细,将其与人们日常所用紧密联系起来。主要阐述了人身体中有 司过之神的存在,随时记录你所做的善恶之事。
做恶事就必招来 祸以惩罚,做善事必降福以敕赐,还根据你犯恶的轻重来规定你 的寿命长短,按行善的多少来衡量修仙的尺度,以及祸福还会延 及到自己的子孙后辈等内容。是宣扬善恶报应、功善惩恶的第一 部道教“善书”,早于儒释二教的善书。其内容特点:一是把宗 教活动化入世俗生活之中;二是突出了三教共同的宗教思想—— 善恶报应。
宗旨是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书影响极大,流传广泛,深受北宋末年上层统治阶级的重视。该书不但遍 布全国,而且还流传至朝鲜、日本等国,并在国外亦有为之作 注。清代还译为满文流传于世,以此作为人们的伦理教育。并将 其列为士大夫子弟课诵塾师必授之课本,且流布甚广,可见其在 当时作为人们修身立本教材之重要地位。
所以说该书不仅是道教 的第一部劝善书,而且还是研究道教伦理道德的一部宝贵典籍, 对我国倡导道德教育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