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服饰——源于自然

黎族服饰——源于自然

一.民族概况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使用黎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黎语支。居住的地区不同,其方言也各异。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晓汉语。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人口约有111万。黎族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近代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早在3000多年前黎族的先人便踏上了海南岛这个美丽的海岛。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与壮、布依、侗、水、傣等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秦汉以前,“骆越”的一支就从大陆渡海到海南岛,隋代称海南岛居民为“俚僚”,即黎族的先人。“黎”作为黎族的专用名称,约在宋代以后。现在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则散居在海南其它市与当地民族杂居。黎族有自己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二.特色文化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中“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唱民歌是黎族人民在劳动、恋爱、婚丧、祭祀、迎宾等各种场合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民间乐器以鼻箫最有特色。鼻箫用鼻吹,奏出的音调婉转悠扬,十分动听。“夜游”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们便穿戴整齐,跋山涉水到远山别村的“姐妹隆闺”去,通过对歌和吹奏口弓、鼻箫来寻找情人。首先,男子要以歌叩门,女方若同意他进来,就回应一首歌;若不同意,就丢去一首不开门歌,男子只得另找他人。男子进门后,不可随便乱坐,要对唱见面歌和请坐歌。坐下后,男子便要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说明是来找情侣还是来求婚的,女子回应是否已有情人。要是进入的“隆闺”里姑娘多,男女便要唱试情歌,愿意的姑娘自然就会回应他。表达爱情的对歌声、口弓声和鼻箫声此起彼落,情投意合后,男方就向女方送银元、铜钱、针、布衫、腰篓、竹笠等物,作为过夜的礼物。往后相互邀约,夜间常来常往。这种往来关系,有的达一月半年,有的达二三年。当然,也有花谢蒂落的,那就互唱断情分离歌。一对黎家情人需缔结秦晋之好时,他们便把婚事告诉父母,由男方父母兄弟选定吉日,带上聘礼,并要采摘槟榔,到女方去提亲。槟榔象征着婚姻常绿常新,预示男女双方相亲相爱,和睦美满,要挨家挨户的送,让大家给予美好的祝愿,称为“放槟榔”或“放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