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回族鸡蛋会

土族回族鸡蛋会

流行民族:土族、回族

流行区域: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地区

举办时段:一般都在农历三月三、三月十八、四月八等

  庙会一般要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在神庙里给龙王、九天娘娘等神献牲酬祭,法师诵经、跳法师神舞,以避祸禳灾,神殿前竖高三丈三的幡杆,下埋尺八深,寓意为卅三天界,十八层地狱。用表纸和彩纸剪贴成云纹、水浪、连环套等花样的长幡和长忏,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上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有一个大馒头,如日月经天。固幡绳上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及硬币等物的“梁蛋子”。是晚仪毕放幡的时候,众人围观抢食,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梁蛋子”者可禳灾避祸,化凶为吉,万事如意。

  农历三四月臆,正是万物复苏生长的极好时节,天晴气朗,气候格外宜人,春苗破土,杨柳叶翠,人们都盼望着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所以在庙会期间,一则上香、供灯以托神灵保佑之心愿,二则春耕之余娱乐欢在一番。远近赶庙会的土、藏、流各族群众峰拥而至,摩肩接踵;车马络绎不绝。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土族阿姑们,盛装艳服,头载“拉金没”“圣贤魁”等各式毡帽,礼帽插花嵌小镜,鞑婆辫套胸前吊(系指改戴的蒙古族首饰),耳挂银坠珠珞,身上环佩,彩绣荷包……在阳光下闪光生辉,耀眼夺目,把会场装点得花团锦簇,五彩缤纷。
  
  恰在各地庙会盛况之际,也是母鸡下蛋的旺季,赶庙会的土族群众都带着熟鸡蛋,一是自备的食品,二是为了敲击作戏。在会场上男女老幼莫不手持鸡蛋,三个一伙五个一堆地拥在一起敲击游戏,一睹输赢。有经验的人挑选红壳蛋,煮的时间稍长,这机关报蛋坚硬结实。比试之时如打擂台,各拿鸡蛋先定上家下家,下家把蛋紧握手中露一敲击点,上家从上向下碰击,头碰头,屁股击屁股。会场上阵阵清脆的敲击声,引起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十分热烈活跃。蛋破为输,胜数次者很荣耀。会期届满地,会场四处铺上一层白花花的蛋壳,如同下了场冰雹,群众认为,这样会禳解避免掉一年的雹灾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