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在校学习的三大目标

什么是在校学习的三大目标

在校学习的三大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只有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功底,才能有具体实践和应用,才能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过程与方法: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中间积累的过程,要想有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而方法则好比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桥梁,如果方法运用得当,那么学习进程也相对而言更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美丽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就应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感受优秀作品中所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从而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价值观。

狭义的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一个人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记住知识,而是学会获取知识、辨别真伪的方法。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更为便捷,尤其是单纯记忆性的知识,像最近大热的知识竞赛类游戏“头脑王者”、“百万英雄”之类的游戏只能是消遣,并不真会让你的生活发生改变。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记忆性的知识是基础,知识获取方式的学习也是以背诵知识为基础。几何、代数、物理、化学,都要背诵大量的方程、公式,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学会推断、计算,才能获取正确的学习方式。只有学会了基础性知识,才能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从而学会根据运行规则判断事情真伪。

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不是单纯为了记住西红柿属于什么科,而是为了在听到现在西红柿颜色均匀是因为转基因的虚假消息后会马上判断真假,不因为这个影响购买选择。我们学习法律,不是单纯为了记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会判多少年,而是为了在听到非法吸收存款的钱会被收缴国库的传言后会马上辨别真伪,不因为这个影响自己判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不是记住知识。当一个谣言出现时,我们会根据学过的知识迅速作出判断,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