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率和帧数的关系

刷新率和帧数的关系

刷新率是屏幕在每秒钟能刷新的次数,取决于显示器。帧率是每秒钟内能够呈现的画面数量,取决于硬件配置。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于,刷新率决定了最终画面的上限,即120帧率的画面在60刷新率的显示器上,最终显示效果最高只有60帧。一般在没有垂直同步的的情况下,帧数可以做到无限高,但由于刷新率受到显示器本身硬件的限制,所以200帧的画面可以在60Hz显示器上显示,这200帧的画面流畅程度其实和60帧是一样的,其余140帧全是无效帧数。

刷新率分为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一般提到的刷新率通常指垂直刷新率。垂直刷新率表示屏幕的图象每秒钟重绘多少次,也就是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以Hz(赫兹)为单位。

刷新率越高越好,图象就越稳定,图像显示就越自然清晰,对眼睛的影响也越小。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一般来说,如能达到80Hz以上的刷新频率就可完全消除图像闪烁和抖动感,眼睛也不会太容易疲劳。

肉眼在看超过24帧每秒的静态图片就会认为是连续动态视频,所以你能拍摄到60帧每秒的视频,然后通过软件把每秒帧数调节到每秒24帧左右,那么你在一秒钟内拍摄到的图像就能通过慢速播放成两秒钟,而且是连续的、不会卡顿的。

如果你能拍摄90帧每秒的视频,那么你起码能把一秒钟拖慢到三秒的慢动作播放,以此类推。高速录像能拍摄到很多我们容易忽略的细节和精彩的瞬间,通过慢动作播放视频,也会让视频更好玩有趣,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厂商开始注重高速录像这个功能的原因。

电影中的“帧数”

对于早期电影而言,由于当时的拍摄主要依靠手摇式装置,拍摄时难免会造成速度不统一,从而导致影片之间的帧数差异非常大,例如当时爱迪生偏好用40帧的标准拍摄电影,而卢米埃尔兄弟则是以16帧为标准。

后来发展到有声电影时代,声音也可以被录制到胶片了,但过低的帧数会导致声音失真,甚至出现大量杂音。经过当时的从业人员反复尝试,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想要保持声音的清晰度,24帧/秒是最低标准。

自此之后,“24帧”在100多年来一直是电影行业的拍摄标准。至于为什么是“24”这个数字,而不是更高呢?这其实是当时电影行业之间相互争执之后的结果,标准一旦被沿用,再想要打破就非常困难了。

直到最近,李安导演使用“120帧”的超高帧率拍摄的《双子杀手》上映,引起了广泛的话题,“帧数”标准该不该改变的问题才再一次被重视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