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二中全会时间

七届二中全会时间

​1949年3月5日—1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里,没有任何扩音设备,屋里光线也暗,致使当时拍摄的资料片忽明忽暗、不太清晰。就是在如此简陋的会场内,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会议发出的声音更是振聋发聩。

会议确定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提出在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开展政治斗争;

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应从乡村转向城市,明确党要立即开始着手各项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

会议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明确了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会议提出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在会议中的这段重要论述,铭刻在西柏坡纪念馆内的显要位置。“两个务必”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体现了我党强烈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这也成为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会讨论和决定的主要问题

(1)确定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的方针;

(2)指出中共工作重点应从农村转向城市,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3)阐述了在全国胜利后仍会存在两种基本矛盾,一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一种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4)强调了加强党纲建设,规定了禁止给领导人祝寿、禁止以领导人的名字命名街道、企业等,防止对个人的歌功颂德;

(5)肯定了军队的作用,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