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一词原本指的是什么

薪水一词原本指的是什么

打柴汲水

“薪水”本指打柴汲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做:“薪水”了。

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

而在魏晋六朝时,“薪水”一词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逐渐发展为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伟》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薪水与食盐

薪水,即工资,它的来历却与食盐有关。

罗马帝国强盛时期,所谓条条大路通向“罗马”,而最著名的便是“盐路”。在这条路上,罗马的远征军开进开出,商人们赶着满载盐块的牛车,从遥远的东方直奔罗马的台伯河。当时,罗马士兵的军饷还包括一部分食盐,称作“薪水钱”,从这一个词中就引出了英语“薪水”一词。古希腊人、罗马人常用盐购买奴隶。如奴隶主认为某一奴隶劳动不力,则说:“他不值那么多盐。”此话若用到士兵身上,那就意味着扣他的薪水了。

在我国,“工资”是薪酬的最重要部分。国有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我国薪酬体系的演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有企业工资体系的改革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工资分配体系和分配方式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来确定的。

从1956年起,形成了集权型的工资体制,国家制定统一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晋升条件和工资形式,工资形式主要采用等级工资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企业的奖金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从1985年开始,国家对工资制度实行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建立正常的工资升级制度,理顺工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企业开始对传统的等级工资制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行了新的基本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自2000年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开始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工资制。

至此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由岗位技能工资制向岗位工资制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西方薪酬理论的逐步认知与实践,我国企业加快了薪酬改革的步伐。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各种形式的薪酬方案不断出台,推动企业薪酬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