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的宽度和深度是指什么

超市商品的宽度和深度是指什么

商品的宽度一般是指商品的大类的多少,深度指某一类商品的品种多少。比如超市洗化区有洗发水、沐浴液、洗衣粉、柔顺剂、牙膏牙刷、化妆品所有的品种应有尽有,就叫做有商品宽度;其中洗发水有去屑、柔顺、滋养、防脱能想到的类型都有,就叫做有商品深度。一般的大型超市的商品都是宽而浅的,便利店是窄而浅的,专卖店是窄而深的,折扣店是宽而深的。商品的宽度是为了扩大消费群,而商品的深度是为了确保消费群。

宽度,即货号数量。如果一次订货即为一个上货波段的话,订多少个货号,主要取决于店铺的陈列容量。例如一个大店有300个陈列出样点的话,开季首次铺货的货号量就要尽量满足这样的陈列需要。然后按照卖场陈列格局和穿衣组合的习惯,计划出各品类的搭配比例,例如春季货品订300个货号,其中夹克20个、风衣10个、裙子40个、裤子30个、衬衫30个、毛衫80个、T恤70个、连衣裙20个,诸如此类。

深度,即每个货号的订货数量。每个货号订多少数量主要取决于规格配比、店铺的铺货量,还要考虑销售周期的长短。例如针织产品XL、L、M、S四个规格,给店铺配货时要结合店铺的销量,大店配货可能是1︰2︰3︰2,中店配货可能是1︰2︰2︰1,小店配货可能是1︰2︰1。然后不同的款式也要有不同的分配去向,例如经典基本款是销售的主力,要分配给所有店铺,数量要多订;时尚出样款是作为吸引眼球的招牌货,不一定能跑量,只分配给大店出出样就可以了,数量要少订。

举例说明:某代理商共有10家店铺,其中2家大店、4家中店、4家小店;毛衫品类计划在大店有80个出样点、在中店有60个出样点、在小店有30个出样点。按照规格组合,每个货号大店配货1︰2︰3︰2共8件、中店配1︰2︰2︰1共6件、小店配1︰2︰1共4件,仓库中预留15%的补货量。

那么毛衫产品的订货计划就应该是:

30个货号,订跑量的经典基本款,配货所有10家店铺,每个货号订货64件:

(4件×4家店+6件×4家店+8件×2家店)×115%=64件

30个货号,订时尚主力款,配货大店和中店共6家店铺,每个货号订货46件:

(6件×4家店+8件×2家店)×115%=46件

20个货号,订好看不一定好卖的出样款,只配货大店2家店铺,每个货号订货18件:

8件×2家店×115%=18件

这样,毛衫产品订货的深度和宽度就非常清晰了。如果是一次订半年的货量,还要再计划第二个或第三个波段,把畅销款补货的量留出来。如果厂家不能及时补货的话,代理商要按照销售周期放大经典基本款的订货数量。当然,这个例子只是解答了一个品类的订货宽度与深度问题。订货计划要全面计划各个品类,还包括整体的库存计划、资金预算计划、周转率计划等部分,才能成为一份完整的买手订货计划。

超市商品服装、鞋帽、纺织品,针织品及原料、厨房设备、卫生洁具、日用杂货、化妆品及卫生用品、其他日用品即钟表、眼镜、箱包、灯具等。

百货类商品其特点

大多数品种不分时间季节,是常年销售的商品,日用百货类商品是日用生活必需品的主要部分,在商品陈列上它要求整齐、美观、清洁卫生,有些液体商品,冬季怕冻,必须暖库进行仓贮,多年来,日用百货类商品,花样质量不断更新换代,品种齐全,质量好,数量充足,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在保证各店商品同一性的同时,由于各店商圈不同,在具体商品品种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必要的,有利于各店更好地适应商圈顾客的消费需求,使各种商品之间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宽度与深度策略

商品宽度与深度的结合有四种形式:加宽加深、加宽减深、减宽加深、减宽减深。这四种形式总的来讲适合于不同的业态及时机,从广义上说:加宽加深适合于大型综合超市、减宽减深适合于便利店、减宽加深适合于食品超市中的食品类、加宽减深适合于食品超市中的非食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