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正门是什么

紫禁城的正门是什么

午门

故宫的正门是午门,故宫又名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故午门也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在地理位置上,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在其前还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还有太和门。在其两侧还各有一座燕翅楼,形若凤凰展翅,所以又被称为五凤楼。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博物院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高达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午门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民间传说中所谓“推出午门斩首”亦指此地,但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作为杀人刑场是不可能的,此说显然不合史实。

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人们说,"千门万户,午门为最",由此可见其非同一般,午门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它见证了紫禁城的沧桑巨变,可以说是近代史真正的大门。午门是紫禁城的南门,同时也是这座皇城的正门,所以其地位要比其他大门更重要一些。在古时候,人们讲究方位,正南的朝向在方位中被称为"午位",于是午门的名称也就由此得来。

整座午门的高度达35.6米之高,从远处看就足以见其雄伟。

据说,整座皇城中最为重要的太和殿,在高度上也要逊色于午门。由此可见,这座保护紫禁城的午门究竟有多重要。砖红色的城台一共有13米之高,从三面共同围合起来。两侧的城台上各有2座门楼,可以明显看出中间的正门楼面积要大一些,其余的4座门楼规模上要小一些,这五座大多呈阙楼之势,被人们称之为五凤楼。

在门楼的旁边建有明廊与之相连,并且还配备了钟鼓,每逢大事,这些钟鼓都会被鸣起。比如说,祭祀等等。如果是更为重要的大型活动时,午门的钟鼓齐鸣的阵势更是气势磅礴,庄重非常。

虽然,在影视剧中午门被安排成了"斩首"的地方,但是其实这里曾经是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比如说献俘礼。当文武百官列阵以待行官礼,钟鼓敲响声乐震天,这样的大气魄着实尽显皇城威严,繁荣与衰败,这里都见证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