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质量管理三部曲

何谓质量管理三部曲

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三部曲”,由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首先提出,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过程组成的质量管理,每个过程都由一套固定的执行程序来实现。把质量管理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的话,“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便构成了这一过程的最主要的三个阶段。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提出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同行业水平横向、纵向比较,发现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时段之间质量水平的差异,然后策划出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提出目标后要分解质量目标,实施有具体的时间方案,形成对质量目标细化指标的有效支撑。

质量策划从认知质量差距开始。看不到差距,就无法确定目标。而这种差距的定位,要从顾客的满意入手,追溯生产设计和制造过程,就能使存在问题清晰化。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是制定和运用一定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各项工作过程按原设计方案进行并最终达到目标。朱兰强调,质量控制并不是优化一个过程(优化表现在质量计划和质量改进之中,如果控制中需要优化,就必须回过头去调整计划,或者转入质量改进),而是对计划的执行。

质量控制可以为掌握何时采取必要措施纠正质量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是“三部曲”中的重要环节。所要做的工作是:选择控制点,选择测量单位,设置测量,建立性能标准,测量实际性能,分析标准与实际性能的区别,采取纠正措施。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效果不一样,但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控制意味着维持其质量水平,改进的效果则是突破或提高。

质量改进的对象包括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与它有关的工作质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

质量改进的效果在于“突破”,质量改进的最终效果是按照比原计划目标高得多的质量水平进行工作。

质量改进是一个变革和突破的过程,该过程也必然遵循PDCA循环的规律。

总结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质量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形成顾客满意的必要因素,因此较好的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

从微观上来说,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质量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形成顾客满意的必要因素,因此较好的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

质量管理是公司品牌的保护伞,严抓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品牌美誉度;加强质量管理也是维护人们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的必要措施。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之一。

质量管理与计量工作的关系

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计量管理是对企业产品质量实行的全面而又有效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企业必须通过计量检测后才能判断生产出的产品是否质量合格。因此,企业质量管理与计量管理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计量检测是控制产品质量的主要技术基础。企业在执行产品标准时离不开计量检测,无论企业执行哪一类质量标准,都应当以计量检测结果作为依据。企业执行的质量标准越高,企业出产的产品就越有质量保证、越有竞争力。

企业设计开发新产品时离不开计量检测。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必须以计量检测作为基础,从而确定新产品技术性能与技术指标的稳定性,是否达到了企业的设计标准,在作出全面而准确的技术评价后才能够决定是否进行生产。

企业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时离不开计量检测。无论是运用手工检测还是仪表自动化检测,都是保障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合格产品的基础与关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