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建科是干什么的

医院基建科是干什么的

医院基建科负责基建工程的新建、扩建、大型改造及维修项目(包括工民建、采暖、给排水、电气等)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其主要职能有:1、依据上级批准的年度基本建设计划,按基本建设程序负责组织勘察、设计。2、按照招投标程序,规范、协调、处理招投标工作。3、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包括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等),并组织施工。4、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工程质量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现场员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外,与施工单位签订质量监督合同,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工程质量分部、分项质量自析记录。5、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工程质量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现场员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外,与施工单位签订质量监督合同,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工程质量分部、分项质量自析记录。6、工程验收,对未过到标准的部分工程,经过整改后才能给予验收,尽量达到使用单位满意。7、工程结算,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结算文件,按照校领导提出的“高质量、高标准、少花钱、多办事”的要求,制定工程结算办法。

医院(Hospital)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意为“客人”,因为一开始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休息间,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满足人类医疗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场所

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基本成形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医疗机构、医疗设施设备、医疗技术人员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当时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医院仅有2600家,面对的却是5亿多的人口。严峻形势之下,我国政府将一部分解放军野战医院转为地方医院,并接收了一批旧政府和外国教会及慈善机构遗留下来的医疗机构。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政府陆续投资建立了大批公立医院,逐步构建了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除政府卫生部门所属医院外,还有工业及其他部门所属医院,呈现多部门办医格局。从1956年年初开始,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下,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也转为公立医院。

伴随共和国成长,我国公立医院的数量持续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院数量由1949年的2600家发展到1980年的9902家,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持续走高,增加到1980年的2.18张。

“全国医院面貌的改观不仅表现在机构数量和病床数量的迅速增长上,在医院的组织管理、医疗技术、医学科研等方面也有显著的进步。”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表示。毛宗福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公立医院服务网络基本成形。当时,我国对医院实行的是单纯福利性事业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即对全国医院“包起来、养下去”。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人们向外看,随着医疗领域“走出去、请进来”,人们发现,我国的公立医院体系尽管相对完善,但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上,跟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