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大对钓鱼有影响吗

月亮大对钓鱼有影响吗

有影响

钓鱼跟月亮有关,月亮引力影响鱼类的生物钟,使其生物行为出现适应性规律,月亮不仅引起海洋潮水变化及洋流运动,同样也能促进湖库水流的运动,促进上下层水流交换速度,提高水中溶氧量,使鱼类觅食活动旺盛。

月亮同时影响各种生物的活动,各种生物活动出现规律性,季节、水温、气压的变化,结合月亮盈亏规律,各种因素均达到有利就是最佳的垂钓时间。 上弦月至满月,月光亮度逐渐增强,前半夜鱼类活动频繁,摄食活跃,后半夜月光黯淡,鱼类活动减少,清晨再次活跃。满月至下弦月(月亮当空在子夜和后半夜),月光亮度逐渐减弱,鱼类活动仍较活跃,但多集中在后半夜,清晨则活动减少,进行间歇性休息。

初一十五不上鱼,星月同辉不上鱼,上弦月或下弦月好钓鱼,有星星无月亮或有月亮无星星也好钓鱼,总之是夜间太亮了不好钓鱼。但有一个例外,就是鲶鱼嘎鱼好上钩,是这种夜行性肉食性鱼类的特点。

钓鱼人来水库钓鱼,整个费用计算下来还不如买鱼便宜,钓鱼不全为鱼,主要图的就是个乐子。所谓‘铁杆鱼迷’,义无反顾,风雨无阻,充满希望,坚守钓位,凝神静气,期待大物上钩。这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身心磨练,更是一种难得的气质。

月圆之夜鱼难钓的原因

鱼类都有避害性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猎户,每到月圆之夜他就闭门不出。有人问他:这么好的天,你怎么不外出打猎呢。他说:月亮这么大,那些猎物很容易看到我的身影,大老远地看到我就跑,很难抓到它们,干脆在家里休息得了。

鱼其实也是一个道理。鱼在水中对岸边或者四周的洞察力很强。比如我们看到一群鱼在水面上游动,结果稍微走近时,它们就会立即觉察到危害的来临,马上逃之夭夭了。

鱼类也有植食性、肉食性之分,那些肉食性鱼类比如黑鱼、鲈鱼、翘嘴、鲶鱼、马口等喜欢在晚上觅食。当月亮较圆时,光线较亮,对肉食性鱼类来说更容易辨别水中的食物,便于他们去捕捉其他鱼类。此时,作为一种避免受到攻击的手段,其他鱼类会选择藏起来、减少觅食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鱼类养成了月圆之夜减少觅食活动的规律,钓手们钓到鱼的几率就自然下降了。这也正好印证了,为什么我们在月圆之夜更容易钓到鲶鱼之类鱼种却很难钓到鲫鱼这一现象。

引潮力影响

众所周知,月球引潮力影响着海洋潮汐的变化。其实往小了说,月球引潮力对所有液体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比如水塘、湖泊、河流甚至生命体本身(人和鱼一样,70%以上是水分)。

所以月球引潮力的变化会多多少少影响着垂钓水域的水位、水流、气压等方面的变化,甚至对生物体引发“生物潮”。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到鱼类的正常摄食变化,其突出表现即为月亮越圆时,鱼儿开口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