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朝代发明了红茶的制法

什么朝代发明了红茶的制法

明朝

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正山小种红茶于1610年流入欧洲。在早期的英国伦敦茶叶市场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种红茶,并且价格异常得昂贵,唯有豪门富室方能饮用,正山小种红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饮料。

红茶的诞生纯属偶然

话说明末时局动荡、战事频发,有一支过境的军队临时驻扎在武夷山桐木关的一茶厂中。当时正值采茶季,茶厂中堆放了很多茶包,士兵们便把这些茶包铺在地上席地而睡。

发酵是红茶的灵魂

等到军队离开以后,茶厂老板回来发现,里面的茶青因积压变成黑色(实则发酵),但茶厂老板又舍不得丢掉,于是便把茶叶继续加工后,拿到星村的茶市贱卖。

没想到,第二年竟有“识货”的老板出2-3倍的价钱来买这种茶,万万没想到这种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而福建武夷山的桐木关,也成了传说中红茶的发源地…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且关于红茶起源的确切时间,并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但《清代通史》里面提到:“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明未崇祯十三年,红茶始由荷兰转至英伦。”

由此可看出,在1640年之前,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把红茶销往欧洲,而据历史记载,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在1610年首先把少量中国武夷茶输送到欧洲的,由此可推断出:红茶的起源时间大致是在明末,这也与桐木关传说的时间相吻合。

按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分类

小种红茶:最古老的红茶,也是其它红茶的鼻祖,其他红茶都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它分为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均原产于武夷山地区。

红碎茶:红碎茶按其外形又可细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产地分布较广,遍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主要供出口。

速溶红茶:速溶红茶是茶叶的一种加工品,用纯天然茶叶原料,通过现代生物科技,将茶叶中的精华成分萃取浓缩,再经干燥喷雾而成的纳米级颗粒状固体,能迅速溶解于水中的固体饮品。有时候也被称为红茶茶珍、即溶红茶。

马边功夫:马边功夫为红茶新贵,由四川马边金星茶厂创制。选用海拔1200-1500米的四川小叶种为原料,结合各地功夫红茶工艺精制而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