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缺氧的表现有哪些

鱼缺氧的表现有哪些

浮头、没活力、露肚皮

鱼在缺氧的环境下,会出现浮头的现象,并且在水中游动缓慢显得很没有活力,甚至还会露出肚皮。通常鱼缸出现缺氧现象时,鱼还很喜欢聚在角落中,最好及时给缸内进行增氧。当鱼缺氧时,还可以通过换水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我们都知道鱼是靠腮在水中进行氧气交换,当腮中氧气含量小于水中的氧气含量时,氧气就会通过半透原理进入腮,再由红细胞做载体向体内运输。当水中微生物或浮游生物增多,大量消耗了水中的氧,半透功能就不能实现,鱼就开始缺氧!一般来说在高密度的观赏鱼饲养中,经常会出现鱼儿缺氧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饲养的鱼儿密度多大,造成水中氧气不足,无法满足所有鱼儿的需要。

当温度越高,鱼类的新陈代谢就越旺盛,为了满足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鱼儿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当水质中无法及时的提供氧气时,鱼儿就容易出现缺氧现象。

当鱼缸中的水草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无法给水质提供氧气的时候,鱼儿就没有供氧来源,这样也容易造成鱼儿缺氧的现象。

鱼缸中的溶氧量也与水温成反比,当水温多高时,水中的氧气含量就会降低,如果鱼儿本身的生长就需要高水温,水质的氧气含量本身就会比较低,自然就无法满足鱼儿的生长需要,而造成鱼儿缺氧的现象。

鱼缺氧的解决方法

用增氧机补氧

增氧机可以直接把空气打入水中,加速水的流动,增加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与空气的氧气交换速率,从而达到提高水体整体溶氧量的目的。

在黑坑垂钓时,水温升高、气压降低或者鱼的密度较大时,水体的溶氧量会进一步降低,此时我们可以开动增氧机进行增氧。

每次黑坑放钓鱼过后,塘老板都会立即打开增氧机冲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鱼儿在运输过程中现的缺氧状态。另外,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建议鱼塘养成定时增氧的习惯,做到防患于未然。

注水增氧

水体中的氧气被消耗殆尽时, 我们还有一个最直接的笨办法,那就是注水甚至整池换水。一般来说,在缺氧的水域中直接注入新鲜的水就可以了。

新水中氧气较为充足,新水的不断注入还可以搅动水流,进一步加大水体与空气的氧气交换。另外随着水位的升高,相当于变相减少了鱼儿的密度,所以此方法一样可以缓解水体缺氧的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