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是现代的什么家

巴金是现代的什么家

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巴金是中国现代的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作家泛指以文化创作为业,以写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工作者,也指文学领域有盛名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称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够获得出版发行,历史悠久。

巴金的小说

巴金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从1928年9月写《灭亡》起,到抗日战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

巴金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3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

巴金前期的创作风格

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行云流水,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确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

巴金的后期小说创作

巴金的后期小说创作,从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除了《春》和《秋》外,还有《憩园》。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

《憩园》写成于1944 年5月,巴金曾回到四川老家,目睹故居的颓败,“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又仿佛找到了已失落的“遥远的旧梦”。他开始构思《冬》,即中篇《憩园》。所以这部作品中有归家寻梦的哀伤情调,有对人世变迁莫测的感慨,这在以往巴金小说中是少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