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外大街属于哪个街道

建国门外大街属于哪个街道

建外街道

建国门外大街属于建外街道。建国门外大街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条大街,在长安街的东延长线上。因位于北京内城建国门外而得名。建国门的所在处原为北京内城城墙。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本占领北平期间,为兴建东郊的工业区和西郊的“新北京”,在今建国门和复兴门之处各拆除了一段城墙,形成豁口。

当时未顾及建设城门,仅安装了简易的铁栏杆(一说为铁门)。1940年代初,日伪当局曾拟过新开豁口城门的名称,初定东豁口名“启明门”(寓意“旭日启明”),西豁口名“长安门”,但迟迟未正式使用,人们仍称这两处为“豁子”。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改启明门为“建国门”。

明清时期,建外地区属大兴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北平市郊二区。

1949年2月,属北平市第十四区,辖区以土城(今东大桥路与面粉十厂)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1952年,属东郊区。

1954年,辖区西部属东便门街道,东部属七圣庙乡。

1955年,东郊区划归东单区。

1956年3月,东部属小庄街道。1959年4月,东便门街道并入朝外大街街道,驻朝外大街290号。

1960年,街道改公社,东、西部分属小庄公社和朝外公社。

1968年,东、西部分属大寨路(呼家楼)街道和朝外大街街道。

1976年,将光华路以南朝外大街和大寨路(呼家楼)街道的辖区划出,成立建外街道。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建外街道办事处地处北京商务中心区核心区,东起西大望路,西至建国门立交桥,南临通惠河,北到光华路,面积4.4平方公里。辖区有8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常住人口5.5万人。建外地区有外国使馆29个,建外地区现有纳税单位5968个,2006年完成税收42亿元,形成区级财力11亿元。辖区内有著名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国际俱乐部、友谊商店、长富宫饭店、赛特大厦、中国大饭店、建国饭店等,还有闻名中外的秀水街市场。

街道工委、办事处立足CBD功能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文明得到提升,群众生活得到改善,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和谐建外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先进单位;成为首批全国安全社区,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