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太大了怎么办

校服太大了怎么办

找裁缝改,卷袖口和裤腿

校服太大了可以找裁缝改。在校服的基础上,让裁缝改成你想要的大小和想要的款式。尤其是款式很重要,这样穿上,其实已经是你想要的款式,穿上去好看,而且外表依然是校服了。校服太大可以卷袖口和裤腿,具体步骤如下,共3步。

1、把裤子小腿到脚的这段距离拉直,绝对不能皱。

2、裤脚向内的位置去轻轻的折,注意不要去脚外侧折,会出痕迹的。

3、接上第二步折法轻轻按住,不要从折的地方开始挽,从旁边边侧开始挽。挽三圈能露出脚踝就够了。

校服的起源

最早出现校服是在日本。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很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们,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因为身上穿的衣服已经说明了他们虽然在一个学校里学习,但是他们的家庭是不一样的。

学校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感觉自己和别人是平等的。于是规定每一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中国校服的发展

校服在中国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的近代学堂。当时学习西方的西式学堂已经开始给学生发放统一的衣服、帽子、靴子,并且逐渐从中式像西方制式过度。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民国建立,中国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从那时起校服就开始慢慢承载每一代中国人在少年时代欢笑和泪水。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40年代末,校服的款式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加方便运动,大家开始摒弃传统的对身体比较拘束的校服款式,转而倾向于包容性更强的运动风格。

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当时很多学校都没有固定的校服,但不管大家的衣服款式如何,都会骄傲地佩戴红领巾。因为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时间滑向60年代,绿色的军装,绿色的军帽、绿色的军用水壶和绿色的小挎包成了当时学生们的主流色。这种富有时代感的“绿军装”自然也成了很多学校默认的校服。

白衬衫配蓝裤子,在70年代,很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都很喜欢这种装扮。

时代继续发展,到了80年代,中小学生最爱穿的就是白衬衫配蓝色背带裤,这种被大家称为“海军服”风格的校服是很多80后孩子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到了90年代,校服又开始改进,此时肥肥大大的“面口袋”校服开始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流行开来。但坦白来说,“面口袋”校服也是被大家吐槽最多的一款校服,因为它尺码肥大,配色普通,除了质量还不错,其他都不符合当时学生们的审美。

2000年,深圳校服从各类校服中脱颖而出,虽然外表看来它并不惊艳,但穿上身后却有一种很“洋气”的感觉,由于深圳校服很受学生喜爱,如今就连当地的超市里也会有校服出售。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很多学校的校服都走起了学院风、英伦范儿,白衬衫,花领结,针织马甲,百褶短裙……这些看起来款式相近的校服很受学生族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