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将崇高分为哪两种

席勒将崇高分为哪两种

威力的崇高和激情的崇高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席勒将崇高分为威力的崇高和激情的崇高,人在理论中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去获得更多的思考。在实践中人可以去改造自然,去不断地创造更加美好的物质条件。

基于此,可以看到在理论的崇高上,自然是我们认识的对象,但也仅仅只是如此,更多的是依靠人的想象力,主体和客体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的人对自然的恐惧也是由人的想象力去表象出来的,自然对人实质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人对自然的畏惧更多的来自于人自身。

席勒

席勒的作品就是这一生命之作的游戏形式。他坚守着自己所订立的原则:“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艺术的游戏是自由的显现。席勒本也可像尼采一样说:正因我们有艺术,才不致在生活中坠入深渊。

席勒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厌恶。他不得不反复克服这种厌恶,后来又在《强盗》中将之掷地有声地表达了出来。这部天才的作品像一种自然现象,闯入德国既有的戏剧世界。席勒在这出剧中追溯了恶之起源的种种痕迹:他发现了自然的丑闻,即它偏爱一方而亏待另一方,毫无意义、罔顾公正。人们于是被卷入种种不幸与意外,有充足的理由去怀疑生活。这就会产生一种有毒的怨恨。为了那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席勒坚决与之斗争。

从席勒的角度出发,理想主义才重获光彩。若是人们像席勒一样去理解,“理想主义”之上其实并无多少过时的东西:为自由开辟道路;由精神为自己创造肉体。这样,席勒也就成了18世纪晚期哲学的重要启发。他决定性地参与了介于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跨时代的哲学事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