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和完善以什么为主体

必须坚持和完善以什么为主体

公有制

公有制是一种相对于私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制消失,生产资料不进行排他性占有,中国社会的公有制的表现形式一般被认为可区分为“国家所有”及“集体所有”两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建立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持成为促进国家发展优势形成、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政治制度的基础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取得,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发展道路的成功,更是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政治,无论如何对“宪政”“三足鼎立”的民主制衡制度加以美化,都掩盖不了资本操纵民主、维护资本利益的实质。

在美国的选举中,各种利益集团为争夺政治决策权展开的献金大战愈演愈烈,赤裸裸的“钱主政治”的本质暴露无遗。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认为,其民主已被入侵,国家被彻底麻痹和束缚。《华盛顿邮报》在相关报道中说,这一政治制度越来越有利于富人。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资本的代表控制政权,主导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实施。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后,被资本雇佣的群体只能靠占领华尔街这种乏力的行动表达诉求。美国枪击事件频发,但控枪法却难以制定,这些保障百姓生命安全的法律制度空缺,就是由于军火商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对相关法律制度左右所致。

中国则完全不同,所建立的上层建筑,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因而国家治理体系不为资本所控制,能够充分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内在的必然性和能够得到坚持。在这种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制度下,不断探索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治理体系,进而能够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短期的利益关系,能够形成国家中长远战略,并将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集中力量办大事,走出“贫困陷阱”和实现跨越发展,这正是中国形成国家发展优势的成功经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多数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实现赶超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建设模式在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复制的根本原因。

这种国际比较表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公有制和改革开放以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持,是基于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这些政治制度又成为国家发展优势形成和厚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