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在什么时期被发现

南沙群岛在什么时期被发现

西汉时期

南沙群岛是在西汉时期被发现的,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疆的九段线内的南部,在南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中国唯一位于珊瑚礁核心分布区的海域,其美丽和富饶足以比肩马尔代夫和澳大利亚大堡礁,分布海域面积比马尔代夫和大堡礁都要大。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 ),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秦末时期,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 称帝,初都洛阳 ,后迁长安。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劝课农桑,减省租赋的政策。 削弱诸侯王势力,景帝时王国官吏由皇帝任免。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户口有所增长。文帝与景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 ,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汉自武帝之后,皆以外戚辅政。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分布海域最广、岛礁最多,但平均每个岛礁面积最小的一组珊瑚岛群。

在南沙海域作业的渔船,七成以上来自琼海潭门。1990年代是潭门渔民前往南沙捕鱼的黄金时期。那时,船老大丁之强经常去南沙六门礁附近捕鱼,平均每年都有3至4个航次,每次50天左右,所以他对南沙海域非常熟悉。

“南沙的渔业资源远优于西沙、东沙、中沙海域,是南海岛礁最密集的区域,非常适合礁盘作业。”丁之强介绍说。

地理上,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36′至11°57′,东经109°26′至117°59′之间。北起礼乐滩北的雄南礁,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926公里,东西宽740公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南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

整个南沙群岛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略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共有23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其中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

南沙群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主要岛屿有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弹丸礁、郑和群礁、万安滩等。其中,中心岛屿太平岛北距西沙群岛的永兴岛750公里。

南沙群岛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欧大陆的交通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海峡的关键所在。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群岛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