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中的1333是什么意思

内存中的1333是什么意思

内存频率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中的1333是指内存频率。内存条的频率以兆赫为单位来计量,被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内存频率越高代表着内存所能达到的速度越快,也与主板最高支持内存频率的大小有关。

内存频率设置成1333的原因

高频率数字电路的时钟都是由锁相环提供的,锁相环输出的频率又是由一个高度稳定的石英振荡器产生的时钟倍频产生。考虑到分数分频锁相环有些局限性,只能用整数倍频,那么所有数字电路的频率都应该是某种石英振荡器频率的整数倍。而由于石英切割,振荡器生产的种种特性加上备料的因素,石英振荡器常用的也是不多的几种。在电脑进入内存条时代的时候,厂家选择了33兆赫的晶振,导致后来的所有产品都是33MHz的整数倍,即1333兆赫。

内存条的发展

内存条从最早发展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了SIMM、EDO DRAM、SDRAM、DDR这几个阶段的技术革新。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DDR作为一种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折中的解决方案,从出生就占据着市场,并在频率上一直高歌猛进,由此DDR2、DDR3、DDR4、DDR5应势而生...

DDR2相比于第一代DDR,优势在于频率和功耗有一定的提升,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因为DDR2自身的不足,所以在历史的舞台上它也只是一个过客。

它的下一代产品DDR3横空出世,又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DDR3集成了高密度的显存颗粒,这对于降低高容量内存成本及减少生产支出都是有极大帮助的,可谓是推广大容量内存的源动力。目前该内存仍然是市场消费的主力。

内存规格不断升级,运行频率越来越高,如DDR3 1600、DDR3 2400最后的1600和2400数字就代表了内存的运行频率是1600MHz或2400MHz,频率越高,内存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数据越多,因此执行效率更高,电脑整体速度更快。每一代内存在接口或电压规格上会有所不同,不同代的内存之间不能通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