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时期的货币是什么

东吴时期的货币是什么

大泉五百与大泉当千

东吴时期的货币:“大泉五百、大泉当千”较为常见。筹文不作钱而作“泉”,与史文为少异。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不见于正史,鲜有记载,铸造时间较大泉当千要晚。大泉二千虽然罕见,但在广东、浙江有文物出土;大泉五千却十分罕见,存世极少。铸于三嗣主时期。在孙吴之前,新朝王莽首铸大钱,吴的大钱与王莽铸造的大钱“大泉五十”应为一脉相承。孙吴大量铸大钱导致通货膨胀程度严重。

五百的钱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一个是王莽时期的契刀五百,它的样子是一种刀的形状,比较像我们现代的钥匙的形状,叫契刀五百,在一个就是后来的三国时期的大泉五百,大泉五百 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嘉禾五年也就是公元236年铸造的,它的面文是大泉五百4个字,重12株,当时按标准它是应该是12株,与当时的500个五铢钱等值兑换,一枚大泉五百相当于500个五铢钱。

背面和正面的都有内郭和外郭,也有和背的,但是这样的比较少,它的形制大小不一,当时因为要减重,大泉五百面纹的书体和风格比王莽时期的大泉中间的一竖不一样,大泉五百它的中间的一竖它是一只下来的,没有间断,一般的直径是2.9厘米左右,有的大一点的有3厘米,也有小的。大概的重量大概在12克左右,这是它的一般的数据。

但是越是到后来铸造的分量是越来越轻,越来越减重,所以这个钱币比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也是有很大程度地减重的,但是随后东吴孙权他还铸造了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都是大钱,所以发行的这些虚值货币是越来越厉害,可以说在当时是达到了惊世骇俗的程度了,钱币的面额越来越大,物价必然的向相相反的方向发展越来越贵,钱币面额大了物价就贵,所以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吴国大泉五百

吴国孙权政府最先铸造的高面值古钱币,铸造了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太厉害,开始生产大泉当千钱币,所以大泉五百钱币铸造的数量不多。

直径:27.6毫米

厚度:1.49毫米

成交价:3164元(华夏古泉2021年2月成交价)

吴国大泉当千

吴国孙权政府铸造的大泉当千在东吴铸造钱币历史上算是比较持久的,也是铸造最多的,美品数量比较稀少。

直径:33.57毫米

厚度:2.2毫米

成交价:2147元(2018年4月华夏古泉成交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