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的水是怎么来的

黄河源头的水是怎么来的

自然降雨、冰川融化、附近的湖泊

黄河源头水来源无外乎四种:一种就是天然的自然降雨;第二种就是冰山上的积雪冰川融化来的;第三种就是附近的湖泊来的;当然还有一些地下泉眼来的。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人民网》载:约752443平方公里 ,水利部网站《黄河网》则记为: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流域冬长夏短,冬夏温差悬殊,季节气温变化分明。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与《史记》相比,《汉书》对今塔里木河水系的叙述更加清楚具体了。中央的大河即塔里木河,它的两源就是叶尔羌河(葱岭河)与和田河(于阗河),南山就是昆仑山,蒲昌海即罗布泊。叶尔羌河虽然也发源于昆仑山,但因先西北流经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边缘,所以使当时人产生发源于葱岭的误解。

总之,至迟到1世纪后期,人们对今新疆的塔里木水系和今青海循化小积石山以下的黄河经流都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了解,却硬要将两条完全无关的河流用“潜行地下”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黄河“重源伏流”的观点。

从张骞通西域开始到公元1世纪后期这期间,中原人到过西域的已经不少,人们对西域地理知识还可能追溯到更早的西周时代,为什么对黄河源的了解会产生如此大的错误呢?这还得从当时的交通路线寻找原因。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交通困难,所以古代中原与西域的来往一般都取道河西走廊,进入今新疆后再分道前往中亚各地。张骞第一次出使时,是从陇西(今甘肃东南一带)出发,经过匈奴地区时被扣留的,而河西走廊当时就在匈奴控制之下。以后从匈奴逃脱至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回国时,张骞为避开匈奴,想从南山(今祁连山)以南的羌人地区通过,但还是被匈奴抓住,一年多后才逃回汉朝。很明显,张骞往返的路线都经由河西走廊。以后河西走廊成为汉朝的疆域,人员来往自然也都走此道。所以人们对从河西走廊至今新疆、中亚的地理状况已经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聚居在河湟谷地的羌人曾经广泛分布在今西北地区,小积石山就在他们的聚居区,黄河的上游有积石山的事实通过羌人传播出来,成为《禹贡》作者的根据。但是人们也知道积石山下的黄河还远不是它的源头,而对积石山以上的黄河又缺乏了解,所以只能想象它应该在遥远的西方。有人将黄河源与西王母、昆仑的传说和西域的水系联系起来,这就产生了今天的塔里木水系是黄河上游的假设,并通过“潜行地下”圆满地解决了两者毫不相连的矛盾。这又成为比《禹贡》晚出的《山海经》的根据。

张骞与以后的汉使尽管亲历西域,直接考察了塔里木水系,却没有机会到达积石山上游的黄河,但他们沿途又从未见到使黄河与塔里木水系相连的任何河流,在既没有发现真正的河源,又缺乏足够的理由来推翻成说的情况下,张骞只能将事实与想象、亲身经历与文献记载结合,对汉武帝作了河源的报告。而一旦汉武帝对河源所在作出了判断,并且引经据典地命名了昆仑山,那些见识远在张骞之下的汉使自然奉为圭臬了。

西汉中期开始,羌人不断受到驱赶,昭帝始元六年(前81)设置金城郡,辖境包括今青海东部的湟河流域和贵德、尖扎段黄河,来自中原的移民在这里定居。到这时,黄河并不始于积石山更得到证实,积石山以上的情况却依然无从了解。但《禹贡》的地位已经由于儒家学说得到尊崇而大大提高,“导河积石”成了不可动摇的结论,“伏流重源”说十分得体地弥补了《禹贡》的漏洞。

黄河源头不能靠近的原因

黄河源头不能靠近的原因也无外乎三种:第一为了保护水源的干净,既然是母亲河黄河的源头,那肯定还是要保护好的;第二就是黄河源头附近并不安全,附近都是沼泽一样的地方,有暗流如果不小心掉入会有生命危险哦,所以最好不好随便跑;第三就是信仰问题,黄河的源头就等于说是农业的源头,不能亵渎了,所以这个也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