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三军是哪三军

统领三军是哪三军

统领三军一般指的是古代的三军也就是前、中、后三军,或者是左、中、右军。1、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么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2、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步兵)。3、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当时负责军队的一切杂务都是民工,当兵员不够时民工也要打仗的)。

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三军”的由来

最早提出三军这个概念的是春秋时期期国的大政治家管仲,为了对齐国的军队进行有效的管理,管仲将当时齐国的军队三万人分成三军,每军就是一万人;其中齐国的国君指挥一军,丞相指挥一军,士大夫指挥一军,合起来就是古代所谓的“三军”。

统领三军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或者是左、中、右军。

1、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么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2、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步兵)。

3、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当时负责军队的一切杂务都是民工,当兵员不够时民工也要打仗的)。

在魏晋以前三军司令叫做大将军;南北朝时改称大元帅;明清时又改叫做大将军;现在称为国防部长。

古代兵力的一种来源——以国君(公室)掌握的地区的国人为主力的正规军

先简单说一下国、野,国人、野人的区分,“古代中国新兴的奴隶主阶级出于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很自然地把与自己血缘关系相同或相近的人集中编制在国都四郊的村社里。于是,‘郊以内’也成为‘国’。国中居民,在典籍中称为‘国人’。国人在国家事务中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可以参加政治活动,充当政府官吏,接受学校教育。‘执干戈以卫社稷’,更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和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奴隶制国家里,国人是“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兵役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甚至奴隶制国家社稷的存亡、国君的废立等,都须依他们的向背为转移”“‘野’本是原始社会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广阔的中立地带’。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这些中立地带则被奴隶主阶级的国家利用来安排没有政治权利的居民,例如被征服者、战俘或移民。其居民因即以‘野’命名成为‘野人’。但是他们不享有国人的那些政治权利,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承担国家的税务和徭役。”可见,国人和野人比起来,不仅仅是地域的区别,更是身份的象征。不单单周王畿,各诸侯国也有国野之分,因此上述内容适用于周王畿和各诸侯国。

在西周一直实行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制度,并一直延续到春秋早期。到春秋中后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及战争的需要,这个制度逐渐被打破,国野的界限没有之前那么明显。其显著的变化就是野人也可以当兵了,这是晋国乃至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随着一些变革野人也开始当兵,但各诸侯国军队的主力依旧还是国人。

这个国人可以理解为由诸侯国国君直接掌握的地方的居民。这部分人中有一些是作为公室的保护力量常年存在的,有一些是战时集结的。因为当时各诸侯国都是实行兵农合一的制度,因此这些居民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军事训练都是趁农隙进行。在春秋早期,这部分人是军队的绝对主力,由国君掌控,国君有绝对的指挥调动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