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哪里人

杜甫是哪里人

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祖籍襄阳。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

杜甫被誉为唐朝著名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悲愤色彩。真实的揭露批判了唐朝当权势力的腐败、民生疾苦、贫富对立,见证了封建王朝兴衰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被誉为诗史。

长安时期的杜甫

天宝六年,杜甫参加了进士考试,又赶上李林甫弄权,所有考生全部落选。无法通过考试做官,杜甫就想着通过人际关系谋个官职,他向皇帝献赋,并向显贵赠诗求引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等到了朝廷赐封,赐封河西尉一职,河西尉主要是负责管理陕西合阳县社会治安、审理案件、司法判决、征收税赋。这个官职官从正九品,是个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的职务,估计杜甫当时不想下乡去基层做地方官,因为做京官更有发展空间。

杜甫没有接受这个任命,理由是嫌官小“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朝廷对他倒也蛮宽容,又给他封了官,这次得到的官职是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位,管理东宫宿卫。还不如上一个官大。

为了求仕,杜甫在长安困苦的熬了十年,44岁这年终于做了官。这个时期,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满腔的报国热情和济世理想,被仕途的坎坷所磨灭,他写下了许多愤慨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