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多久繁殖一次?

孔雀鱼多久繁殖一次?

一个月繁殖一次或三个月繁殖两次

孔雀鱼一个月繁殖一次或三个月繁殖两次,一年可以繁殖4~7次,每次能生10~100只小鱼,这取决于鱼的品种、体型大小和繁殖次数。一般初产的孔雀鱼能生10只左右,第二次生20~30只,第三次生30~50只。

在孔雀鱼繁殖期间,要准备大缸,水温保持在26~28度,PH值在6.8~7.4,按1:4的雄雌比例放种鱼在母鱼待产时调高水温1~2度,可以刺激它产仔。怀孕21~25天左右,小孔雀鱼便会出生。为了提高小鱼的成活率,水族缸里最好种上水草。一般情况下孔雀鱼的寿命是1年时间左右,当然2-3年理想的存活率也有。小鱼生长后生长3~5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期,具备生殖能力,可以开始繁殖下一代。

孔雀鱼体延长,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雌鱼体长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前部略呈楔状,后部侧扁。雌鱼的腹部膨大圆突。头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侧位;眼间区及吻背颇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远不及眼前缘的下方。体被有大型的圆鳞;纵列鳞26-28;背前鳞11-13。

雄鱼背鳍鳍条常会延长,雌鱼则小而圆,背鳍软条数7-8;雄鱼的臀鳍第3、4、5鳍条特化而成一延长的交接器,交接器仅略长于腹鳍长,雌鱼则正常的扇形,起点在背鳍起点略前,鳍条数8-9;胸鳍鳍条数13-14;腹鳍腹位,鳍条数5;雄鱼尾鳍外形变异很大,随品系而有不同;雌鱼则大多呈长圆形。

体黄褐色,具有金色光泽,但体色的变异很大,常具有鲜丽的橘黄色或蓝青色斑纹。成长后雌鱼的体色较单调而半透明,如同大肚鱼一般。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

孔雀鱼体形娇小,其身上的图案五彩缤纷,有的形如字母,称外文孔雀;有的像蛇纹,称蛇皮孔雀;有的似豹皮,称豹尾孔雀,等等。背鳍较长,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1/2以上,尾柄长度大于尾柄高度,背鳍软条7-8,臀鳍软条8-10。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花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此得名。

孔雀鱼养殖方法

1、要有适当的水温 孔雀鱼虽然可以接受的水温为18℃-34℃之间,但最适宜孔雀鱼生活的水温为22-26度之间。一旦水温低于18℃,就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症状甚至感染疾病。如果在冬天的时候,最好用加热棒来稳定水温。

2、要有适当的PH值 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那么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所以在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水中的酸碱值。

3、水中适当的硬度 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水质硬度要求为10~15度左右。

4、水中适当的亚硝酸浓度 亚硝酸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旦亚硝酸浓度过高,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孔雀鱼就集体暴毙,身为饲主的鱼友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硝酸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要解决亚硝酸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硝酸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