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是不是屎壳郎

蜣螂属鞘翅目蜣螂科。其体色呈黑色或黑褐色,是大中型昆虫。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

昆虫介绍

蜣螂 ,俗称屎壳郎 ,学名蜣螂。属鞘翅目、金龟甲科粪金龟亚科 ,各地均有产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 记载 :蜣 螂,一名蛄蜣 ;《本草纲 目》 记载其释名推丸 ,推车客 、黑牛儿 ,铁甲将军 、夜游将军 ;《本草衍义》 记载其有大小两种 ,大者为胡蜣螂 ,今用胡蜣螂。蜣螂的功效 , 《神农本草经 》记 载其主小儿惊痫瘈瘲 ,腹胀 ,寒热 ,大人癫疾 、狂易。但无具体用法 、配伍及使用禁忌等内容。

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亚科(Scarabaeinae或Coprinae)昆虫。用铲状的头和桨状的触角把粪便滚成一个球,有时可大如苹果。初夏时蜣螂把自己和粪球埋在地下土室内,并以之为食。稍后,雌体在粪球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也以此为食。虫体一般呈圆形,鞘翅短,腹部末端露出。5~30mm长。色深,有的具金属光泽。雄虫头顶有一长而弯曲的角状突。在24小时内吃的食物可超过本身的体重。因为能加速使粪便转变为其他生物能利用的物质的过程,所以对人类有益。

见于古埃及许多绘画及首饰中的甲虫形护符描绘的是一种蜣螂Scarabaeus sacer. 其中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宇宙起源学说,蜣螂代表太阳,所滚的粪球代表地球。蜣螂3对足共30节(实际上该种仅20节,与之近缘的种方具30节),代表每月的30日。有些种类(如印度的Heliocopris属和某些Catharsius属)所滚的粪球非常大,外包一层黏土,干后极硬,曾被误认为是古时的石头炮弹。澳大利亚的共生蜣螂Macrocopris symbioticus生活于沙袋鼠的肛门内。牧场金龟亚科(Geotrupinae)和蜉金龟亚科(Aphodiinae)的种类亦称dung beetle,但不滚粪球,而是在粪堆下挖一洞,用以取食和产卵。蜉金龟较小,体型为略扁的椭圆形,长4~6公厘(约0.2寸),多为黑色,翅盖黄色。牧场金龟(如Geotrupes属)长14~20公厘(约0.5~0.75寸),褐色或黑色。欧洲粪金龟子(G. stercorarius)是欧洲常见的种。

形态特征

全体黑色,稍带光泽。雄虫体长3.3~3.5厘米,雌虫略小。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状,表面有鱼鳞状皱纹,中央有一基部大而向上逐渐尖细并略呈方形的角突;其后方之两侧有复眼,复眼间有一光亮无皱纹的狭带。前胸背板密布匀称的小圆突,中部有横形隆脊,隆脊中段微向前曲成钝角状,两侧端各有齿状角突1枚,在齿突前下方有一浅凹,其底部光滑无小圆突,浅凹外侧有一较深的凹,底部小圆突十分模糊或缺如;小盾片不可见;前翅为鞘翅,相当隆起,满布致密皱形刻纹,各方有7条易辨的纵线;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口部、胸部下方,有很多褐红色或褐黄色纤毛,中后足跗节两侧有成列的褐红色毛刺。雌虫外形与雄虫很相似,惟头部中央不呈角状突而为后面平、前面扁圆形的隆起,顶端呈一横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近似直线,两侧端不呈齿状突角,且只有外侧的深凹,明显可见。

栖息在牛粪堆、人屎堆中,或在粪堆下掘土穴居。吸食动物之尸体及粪尿等。有夜间扑灯趋光的习性。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转成丸状。分布江苏、浙江、云南及其它大部分地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