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如长夜出自哪里

万古如长夜出自哪里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中国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类编排,于咸淳六年(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

“万古如长夜”一般认为是出自朱熹所著的《朱子语类》。《朱子语类》中第九十三卷中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样的话。“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意为:上天不造就像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那么万古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黯淡无光。但是上苍又造就了我们,那么万古才会重新恢复光明,焕发光彩。

介绍

《朱子语类》卷帙浩繁,内容包括甚广,约200多万字,共记有14295条语录,自天地万物之源,至一草一木之微,涉及自然现象、生产劳动、物质文明、社会关系、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礼仪习俗等各个方面,大抵可以看做是朱熹与其门人讲学问答的实录,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一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思想演变脉络和南宋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为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文献学、辞书学和朱子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左证数据,不仅从物质层面反映了汉语词汇古今的发展演化,而且从精神层面反映了雅俗文化交融的价值取向。

《朱子语类》作为朱熹讲学的实录,不仅堪称研究朱熹思想的一块璞玉,而且也是研究宋代语言的一座宝库,藉《朱子语类》所载还可探索朱熹和门人弟子在课堂讨论中所用文言雅词与通俗白话相融合的价值取向,揭示汉语词汇系统古今演变的发展趋势以及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在社会交际中雅俗相融互补由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新旧交替规律。因而充分利用这部文献提供的丰富资料,这在古籍整理与研究、汉语史研究、语文辞书编纂与修订以及理学研究、朱子学研究、宋史研究和思想文化研究等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