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蛇有毒吗

王锦蛇有毒吗

无毒

王锦蛇是无毒蛇。王锦蛇就是蛇类中无毒的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它体态凶猛,遇到同类相杀,生活在平远丘陵和山地。它被证实了是无毒的蛇,如果不幸被咬伤,一定要及时处理,打下破伤风,以免伤口拉伤太大。其身体最明显的体征就是在头部有一个黑纹的“王”字,而且其身上也主要是以黑、黄、白三色为主,身上的鳞片看起来很粗糙、紧实。

王锦蛇耐寒、适应性强,主要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性情凶猛,动作敏捷,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主要以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食。在中国分布非常广泛,越南也有分布。

2008年8月1日,王锦蛇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此外,该物种还被列为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成年形态王锦蛇身体粗壮,全长约2米,全身颜色为黑色杂以黄色花斑,形似菜花;体前部有若干黄色横纹;头顶前部有“王”字斑纹,头颈区别明显,头背颜色呈棕黄色;鳞缘为黑色,并散以黑色斑,同时在尾下形成黑色纵线;背鳞除最外侧1~2行平滑外,均强烈起棱,中段背鳞数目在21行以上;绝大多数王锦蛇有200片以上腹鳞。幼体形态幼体王锦蛇的色斑与成年王锦蛇相差甚大,其背面为灰橄榄色,鳞缘颜色微黑,枕后有一短黑纵纹,腹面呈肉色。

王锦蛇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500克左右7-10条为宜,有个别形体较大者,每平方米可以减少2-4条,在立体养殖条件下每平方米可养15-25条。刚放入蛇场的王锦蛇,因对环境不熟悉,胆子变得很小,有的竟白天躲在窝里,只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时间久了白天才敢出来活动。但绝大多数王锦蛇胆大不怕人,即使有人在旁也不妨碍它吞食。王锦蛇的食量较其它蛇类大些,一条500-700克的蛇,一次能吞1-2只蛙类或连吞2-3只幼鸡雏,饱食一次后爬回窝内静卧,消化时间约需7-15天。王锦蛇与其它无毒蛇类明显不同,它有食蛇习性,即使是投喂的饵料再充足多样,也要不定期地投入少许水蛇、红点锦蛇或其它杂蛇(可人工顺带养些),以避免蛇与蛇之间相互吞食。

蛇卵的人工孵化技术

人工孵化王锦蛇卵,大多采用缸孵法,蛇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30℃。如果温度过低,孵化时间将会延长;温度偏高,虽可以缩短孵化期,但容易形成畸形的幼蛇。蛇卵孵化的温度不同,还会影响到出壳后幼蛇的性别比例。缸内的孵化温度控制在24-27℃,相对湿度在50-70%,蛇卵经过45天左右就孵出了幼蛇。在这种温、湿度范围内孵化出的幼蛇,雌雄蛇的比例恰好各占一半;若温度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在90%,则孵出的全是雄蛇,并且出壳期会延长,还会有一部分卵生霉坏死;若温度高于27℃,湿度低于40%,卵多干瘪而死,甭说孵出幼蛇了。孵化温度最好控制在24-27℃,相对湿度在70%左右,卵的孵化出壳率最高,短时间的高温高湿并不影响孵化和出壳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