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计算公式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计算公式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计算公式是:碳水化合物系数=每天碳水化合物(克数)/每天胰岛素用量。是由每个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所决定,一般为10-15g/u,超重或肥胖可达5g/u,消瘦者可达20g/u。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

测算碳水化合物系数依然应该有要注意的事项

1.每一餐的食物可以不定,但是尽量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容易计算的食物,保证碳水化合物含量计算的精准;

2.每一餐的食量可以不定,但是进餐的时间应该固定;因为每个人的代谢速率不同,对不同种类的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不同也不同;

3.至少测算一周的数据。

除此以外,我们在计算碳水化合物系数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的点是

1.体重的变化会引起碳水化合物系数的改变,正常体重一般为10-15g/u,超重或肥胖可达5g/u,消瘦者为20g/u;

2.碳水化合物系数高意味着每1U胰岛素能够中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食物所需的胰岛素就低;抵抗越高,碳水化合物系数越低;抵抗越低,碳水化合物系数越高;新陈代谢越强,碳水化合物系数越高,新陈代谢越低,碳水化合物系数越低;

女性生理期对于碳水化合物系数的影响,减肥的女同志都有一个认知,即是例假期间新陈代谢高,容易瘦,同理,女性在例假期间碳水化合物系数会普遍偏高。

3.活动量对于碳水化合物系数的影响,有活动则意味着新陈代谢增强,碳水化合物系数会相应的增加。

4.食物的GI/GL值对血糖快升和慢升的影响;

5.其它疾病类的影响。

6.季节的变化会引起碳水化合物系数的改变,一般夏天的碳水化合物系数比较高,因为气温高,新陈代谢高,所以每1U胰岛素能够中和的碳水化合物也高。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分成两类

1.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如单糖、双糖和多糖;

2.不易被消化的,如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物质。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1. 供给能量(1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大卡的热量)

2. 构成细胞和组织(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

3. 节约蛋白质(人体会优先使用糖类作为能量,所以适量摄入糖,机体就不会利用蛋白质)

4. 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血糖浓度降低,脑组织受损,继而出现头晕、心悸等)

5. 抗生酮作用

脂肪在我们人体内分解的过程需要葡萄糖,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基需要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彻底氧化分解供能,当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草酰乙酸供应相对会减少;而食物脂肪或体内脂肪却加速分解为脂肪酸来供能。

这时草酰乙酸不足,脂肪酸不能彻底氧化而产生过多的酮体,导致酮体不能及时氧化而在体内蓄积,最终产生酮血症和酮尿症。

如果我们在饮食中有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就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