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物理结构包括哪两种表示

数据的物理结构包括哪两种表示

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数据的物理结构包括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数据的物理结构又叫存储结构。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是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基本要素,种类很多。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之间关系的描述,它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同一种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

归纳起来数据的逻辑结构主要有两大类

线性结构

简单地说,线性结构是一个数据元素的有序(次序)集合。它有四个基本特征:1)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一个元素”。2)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最后的元素”。3)除最后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均有唯一的“后继”。4)除第一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均有唯一的“前驱”。数据结构中线性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线性关系的数据结构。如(a1,a2,a3,.....,an),a1 为第一个元素,an 为最后一个元素,此集合即为一个线性结构的集合。

非线性结构

与线性结构不同,非线性结构中的结点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它又可以细分为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可用以下四种基本存储方法得到:

(1)顺序存储方法

该方法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SequenTIalStorageStructure),通常借助程序语言的数组描述。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线性的数据结构。非线性的数据结构也可通过某种线性化的方法实现顺序存储。

(2)链接存储方法

该方法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LinkedStorageStructure),通常借助于程序语言的指针类型描述。

(3)索引存储方法

该方法通常在储存结点信息的同时,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项组成。若每个结点在索引表中都有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之为稠密索引(DenseIndex)。若一组结点在索引表中只对应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为稀疏索引(SpareIndex)。

索引项的一般形式

(关键字、地址)

关键字是能唯一标识一个结点的那些数据项。稠密索引中索引项的地址指示结点所在的存储位置;稀疏索引中索引项的地址指示一组结点的起始存储位置。

(4)散列存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四种基本存储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起来对数据结构进行存储映像。同一逻辑结构采用不同的存储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存储结构。选择何种存储结构来表示相应的逻辑结构,视具体要求而定,主要考虑运算方便及算法的时空要求。

推荐阅读